您当前位置:首页 > 我的诗文 > 傲骨铮铮树高标——试论卫俊秀先生其人其书

傲骨铮铮树高标——试论卫俊秀先生其人其书

发布时间:2015-04-22 14:32:20

贾起家


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曾有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卫俊秀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以此为作人的准则,默默无闻地从艺、治学,经历了一条凡人难以跋涉的人生之路。


(一)

卫俊秀先生一九○八年出生于钟灵毓秀、民风醇厚的襄汾县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就受到多方面良好的教育。七岁步入学堂之后,在文学书法上受教于师振堂、张维汉先生。在老师的教导下,他较早地接触到鲁迅的作品.他从鲁迅的著作里,吮吸着丰富的精神乳汁,鲁迅先生那种伟大的人格、硬骨头精神、深邃的思想、崇高的情怀、渊博的知识、尤其释愤抒情的时代精神,在他的心灵产生共鸣。他“十九岁考入山西大学教育学院,更是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鲁迅的著作,很多篇章都能成诵,并饱览经史、诸子及古贤诗文。”(柴建国语)尤其对《庄子》用功尤勤,并著有《漆园文学新论》。此间。他有幸结识名重山西书坛的常赞春、田润霖先生,开始了解傅山。对傅山“作字先作人”“为学先当立志”更是崇拜之至。每当他与同道与学生谈及作人作字,均以傅山之:语论之。他就是这样一位光明洞达,向心地光明静处下功夫,修炼自己。在学习研究鲁迅、傅山中,每有心得体会,必记之。由于他潜心研究,积之也厚,先后于一九四七年和一九五四年撰成《傅山论书法》和《鲁迅<野草>探索》专著出版。其心志自明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这位满腹经纶、学识深湛的学人骄子踌躇满志、在文学与书法上大展宏图之时,不幸却降临到他的头上。由于卫先生在素不相识的胡风所主持的上海泥土出版社出版《鲁迅<野草>探索》,胡风事件的发生,卫先生受到株连,蛰居乡曲偏野,过着与鹿豕为邻的非人生活,尝尽了极“左”路线下特有的艰辛,身心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卫先生坚信自己是清白的,是无辜的,相信组织会给自己洗冤的,在逆境中的二十多年风风雨雨,卫先生精神没有颓唐,意志没有消沉,以鲁迅、傅山以及古今名贤的正气支撑着,奋斗着。“他发奋地读书,拼命地练字,极力地摆脱当时那纷争扰攘的‘人间世’,在碑山帖海之间‘逍遥游’”(柴建国语),他精神不倒,充满了信心,犹如凯旋归来“充满欢乐和战斗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和阳光”。(英·赫胥黎《进化论和伦理学》语)处境的变化,学养的深沉,人格的升华,使他对鲁迅、傅山之学又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一九七九年先生冤案平反后,重新修订再版了《傅山论书法》、《鲁迅<野草>探索》两本书,确立了自己在此两个领域中的研究地位。

卫先生在人生历程中,不仅崇尚鲁迅以及名贤的正气凛然,还崇拜神话及传说中的三公,即包公,济公,孙悟空。用三公的大仁、大智、大勇来激励自己和后学。在这点上我深有感触,所受教益颇多。一九九五年新春刚过不久,我在工作中遇到逆境,卫先生得知后,从西安给我写来长信,语重心长劝告我要思想放宽,不能钻牛角尖。用三公精神开导我,用自己所经过的实事教育我,使我重振精神。他在给我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我多年来,崇拜历史上的名贤,不下数十,什么是非真理,现在一概置之脑后。曾拟一联:

苦炼身心成铁汉

直取书城拜三公

脑子里只找到三个大人物,即:济公、包公、孙悟空。这就是我信仰的上帝。三公给了我力量、能源。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大仁、大智、大勇,足够使人倾倒”。从以上不难看出卫俊秀先生的高风亮节,傲骨铮铮之正气。


(二)

卫俊秀先生不仅以傲骨做人、做学问。在书法艺术上也是蜚声秦晋、驰名中外的一代大师。一九九二年我有幸与同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为卫俊秀先生举办书法展览。展览结束后,在中国书协我与谢云秘书长相遇,谈起卫先生的书展。谢秘书长高兴地说:“卫老的展览我与书协的领导都看了。通过参观展览,使我们认识了卫先生的书作的全貌,大开了眼界,卫先生那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非常的感人,不愧为当代书法大家”。一言以蔽之,卫老在书法界是普通的一员,没有显赫的职位,但能得到如此评价,实乃自己奋斗、默默耕耘所使然。

如前所述,卫先生少时即负壮志,才学过人,在张维汉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临习何绍基书法。二十岁时,对傅山书法偏爱尤甚,用功最勤。同时博临二王、怀素、颜真卿、黄山谷、于右任等,蜚声省城、名贯三晋。一九三九年到西安工作后,致力于教育事业,书法乃业余之事,但精于此道,乐此不疲。教学之暇,遍临魏碑、汉隶、秦篆,《张迁》、《石门颂》、《张猛龙》、《张黑女》等无一不是涉猎的对象,使其书法更加雄伟壮阔、豪迈深沉,从而奠定了先生气节高古,绝世风尘之风貌。但由于胡风事件的缘故,终究未能使先生与他的同龄人启功、林散之、沙孟海、费新我等当世名家相提并论于当代书坛,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需要具备诸多的因素,天资、环境、机遇等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然而卫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成就,除天资之外,环境、机遇与先生无缘,他在逆境中用端人节士们的正气高风牢牢地支撑着、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艺术上牢牢地把握自己的“火候”,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创作,选写革命领袖的诗、词,并用笔名“景迅”落款,流传社会。在死气沉沉的书坛上接火传薪,终于燃烧起耀眼炫人的冲天火光。一九七八年全国第一届书展的筹备工作各省市都在紧张地进行着,应当时省书协负责人徐文达老师通知我前去省城太原送交我的参展作品,一见徐老,徐老便高兴地对我讲,“近日一位襄汾来的年轻人送来一件叫景迅先生的作品,字写得非常好,真乃神奇之作。”为了让这件作品参加全国书展,徐老师给那个年轻人写了一幅字将这幅换了回来。说话间,徐老师打开了那件作品让我看。我展卷一观,那用飞动的草书笔法所写陈毅《青松》诗幅,映入眼帘,使我看后激动不已,问景迅何许人氏,决定前去拜访,徐老苦笑一声,摇摇头说,由于当时一时过份激动,竟忘记问清作者的地址。此件作品后来入选参展,受到书法界的一致好评,轰动了沈阳。直到一九八三年我上山西师大中文系学习,才有幸与卫先生相识。

自此以后,卫先生更加焕发出艺术创作的激情,在书法创作上一发不可收拾,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展,国际书展,中日书展,中新书法大展等国内外大型书展。随着参展的频繁,先生在书法界名声鹊起,不仅影响华夏大地,许多爱好书法的外国人也前来请教于先生。近年,先生多件作品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勒石。他的作品“神游古国”横披被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评定为“永久展品”。这是该馆最高等级收藏品,也是收藏的唯一一件中国书法作品。1994年行草对联被中南海珍藏,并编入《中南海珍藏书法集》。先后在太原、西安、临汾、桂林等地举办个人书展。一九九二年九月又成功地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展。中国书协为先生专门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对先生的作品、书品给以很高的评价,并在《中国书法》杂志“现代名家”栏目发表了介绍先生的文章与作品。堪称为高标独树的一代大师。

卫先生现在已届耄耋之年,仍临帖不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作书更勤,论书更精,研书更深。近年他每每创作,下笔每生千秋之想,创作了大量的好作品,先生出版了《卫俊秀书法选》、《卫俊秀书历代名贤诗文选》。寄托情怀。他在名贤诗文集序中写道:“秀自中学时代,每闻先生讲述如岳飞、文天祥诸先烈事迹,感慨万端。思接千载,梦中相寻,不能自已。这里所书的自宋至清六位高贤诗文,一字一滴血,一滴泪,使人深感于诸公的廓然大公,不知有己,或以身殉国,或以身许国。坚贞豪迈,求仁得仁,把爱国主义精神、人生价值达于极致。史官执笔,腾其姓氏,悬诸日月,永垂不朽。至如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狂妄之徒欲一举灭亡我中华,发动侵略战争,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我千千万万死于日寇炮火之中尖刀之下的英烈志士,更须大书特书,以慰英烈在天之灵,兼励国人爱国之忱,发愤图强,振兴中华,警惕殃祸之有再,这也就是秀所以敢于不嫌拙丑,写出这本册子的用意……。”这就是卫先生主张用书法的形式,来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振奋民族精神的武器。也是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民族风骨和爱国情操。


(三)

卫先生又是一位将艺术视为生命的人。他认为“艺术即上帝”。不论是临习古帖,或进行书法创作,那一点一画均可以看到他心中的那份虔诚和对艺术应有的敬谨之情。他广泛地从历代优秀书法传统中吸取营养,注意将各家之长精心取舍,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他不愧为精研帖学兼融魏、隶、篆集大成的书法大家。先生学书八十余年临帖极丰,到晚年,虽眼花手颤,仍寒暑无间。他一生的追求与他的高明之处,是能够始终遗踪溯源,把握帖学的根本。我们从卫先生75年(67岁)时临写的《集王羲之圣教序》中清楚地看到他善于学习传统的高明之处。此时先生正处在极“左”路线横行之时,他在临帖时怕被指为又在研究佛学,“思想不正”。故意在临写时将文字写得不成句读。但所临的字却如颗颗珠玑,严格而灵活地注重原帖的体态,又注意到点画之间的萦带呼应,提按顿挫,更注重精神情趣的自然流露。虽内容上互不相干,但还是以艺术角度追求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气势贯通,轻重变化。忽收忽放,纵横飘逸,洒落自得。使得整篇自然和谐,恬淡雅致。写活了王字,是难得的临帖佳作。

卫先生一生虽然师晋融唐,追求古法,但更崇尚傅青主书法,于傅青主书法浸淫最久。他在创作中注意吸收傅山气势连贯、豪迈奔放的襟度,但又认识到傅青主过分盘曲绵连缺乏“劲节”之气的不足。独创自己风貌,结字简练,用笔方圆兼备,逐渐形成自己书法风格的主旋律。如先生的草书《丹枫阁附记》作品,那笔势腾挪翻转,气势磅礴,笔力千钧,如绵裹铁。使人感到忽而如瀑布飞渡,一泻千里,忽而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尤其那结字如龙虎争斗,用笔似古藤老梅,打破了单调平淡.增加笔墨情趣,令人玩味无穷。再加之放处不凝滞,收处不佻靡,密处势荡气摩,、疏朗处空灵可人,落款字的参差安排,使整个章法完美和谐,使人犹如欣赏一曲黄河交响曲一般,陶醉其间。

卫先生书法的另一大特点,是在艺术道路上不甘止步。他将众碑、帖之精华,融汇在一起,化古神为我神,追求他自己神往和独到的艺术境界。他审时度势,认为不论那一种艺术,在不同时期,都应该有不同时期的艺术语言。书法亦然,也需要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与之相适应。他理智地认识到,艺术的创造力,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出别于前人和同代人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达到“心手双畅的佳境”,“创造出既势雄力强、气象高远,又和美安适、秀雅动人的个人风格”。(柴建国语)

今天,我们在研究卫先生书法艺术道路的时候,关键所在并不是注重他的书法艺术风格本身,而是要通过其艺术风格的本身去研究形成他书法艺术风格的成因——艺术独创力,这种独创力表现在书法艺术风格上的遒劲、峻拔、秀雅、谐美等特点,均是先生性情、学识、修学和抱负以及精神现象的折射,是先生人格化的体现。最后我以我的一首小诗结束此文:

卫公翰墨本超伦,

作人作字绝风尘。

师晋融唐崇青主,

书品馆陈励后人。